国光电气:特种微波器件核心供应商核工业设备打开第二增长曲线(浙商证券研报)

  公司是我国微波电子器件主要科研生产基地之一,基本的产品包括微波器件、核工业设备等产品,下游大范围的应用于雷达、卫星通信、核工业等领域,客户主要为我国各大军工集团下属的科研院所和企业。2022年公司微波器件、核工业设备及部件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53%、40%,毛利占比分别为67%、31%。

  1)国防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推动下,以雷达、卫星通信、电子对抗等为代表的电子装备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微波器件作为核心部件持续受益。

  2)市场空间:以T/R组件为代表的微波器件是相控阵雷达的核心,预计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63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85亿元,CAGR=10%。

  3)竞争格局:微波电真空器件格局集中且稳定,主要为包括公司在内的“两厂两所”,其中公司在连续波行波管(大多数都用在电子对抗)、捷变频磁控管(大多数都用在弹载)等方面有技术优势,同时公司也在不断向固态器件进行横向拓展。

  1)随着近年来高温超导技术的成熟,叠加AI超预期发展对聚变装置设计和控制效率的提升,加快了可控核聚变商业化落地的预期,长期资金市场融资屡创新高。根据聚变行业协会(FIA)数据,2022年,全球私营核聚变公司积累融资额达48.6亿美元,同比增长139%,截至2023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已达62.1亿美元。

  2)2023年12月29日,由25家央企、科研院所、高校等组成的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正式公开宣布成立,中国聚变公司(筹)举行揭牌仪式。国务院国资委明确可控核聚变为未来能源重要方向,国家牵头自上而下推动。

  3)公司偏滤器和包层系统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项目的核心部件,同时也已用于我国HL-2M等聚变项目。2023年11月,联创超导与中核聚变签署协议,计划采用全新技术路线,联合建设聚变-裂变混合实验堆项目,工程总投资预计超过200亿元,公司等国内相关供应商有望持续受益。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个人会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国光电气:股东新疆兵投联创永宣股权投资有限合伙企业减持计划实施完毕,期间减持公司股份约3.91万股

  中航西飞:2023年业绩预增61%~80%,公司持续推进全价值链成本管控(浙商证券研报)

  成都市政协委员顾兴树:快速推进天府机场二期建设,助力成都打造“中国航空第三极”

  成都市政协委员君:警惕绿地树种“重洋轻土”,成都要加强乡土树种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