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爱人”汇仁成功之路

  1984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还处于初始阶段,端国家饭碗,拿稳定收入还是许多人追求的目标时,陈年代却毫不犹豫地辞去了中学老师的公职,来到他父亲创办的私营小厂——南昌双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任生产厂长。

  这一身份的变化是陈年代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也是他“把握自己,以变求成”艰难创业迈开的第一步。

  像许多成功人士一样,陈年代这第一步走得并不轻松。那几年全国生产蜂乳制品的企业已经多如牛毛,双环蜂王浆企业的竞争优势逐年减少,企业面临生存危机。1992年,正好而立之年的陈年代从他的父亲手中接过了企业,接过了他创业的初始平台。

  制药业是朝阳产业,万岁产业。早在20世纪80年代,陈年代的父亲就有介入制药行业的想法,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1992年底,陈年代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地将双环蜂王浆厂改制为中外合资汇仁制药有限公司。此时的他虽然只有仿制成熟药剂的资质,但改制成效却立刻显现了出来。汇仁制药有限公司1994年投产当年销售额即达3250万元。1996年底,汇仁开始生产“肾宝合剂”,陈年代通过市场调查与研究和对成功企业的经营销售的策略研究,确立了“以农村包围城市、以POP系统为主体宣传方式”的营销模式。在河南、福建、广东等辐射力强的区域进行品牌宣传,随后由点带片,片区成熟后互相交叉形成全国性的品牌效应。由于产品选择对路,品牌宣传方法正确,1997年汇仁销售额即突破3亿元,企业由此走上了快速地发展之路。

  在企业初尝成功硕果之时,陈年代意识到要培养、创造和保护一大批忠诚专一的客户,还必须在品牌宣传中进行文化诉求与情感诉求。从1998年1月1日起,汇仁集团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每晚黄金时段推出“仁者爱人,汇仁集团”的企业文化理念传播广告,企业形象很快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汇仁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附加值迅速大幅度的提高。2000年,汇仁肾宝合剂年销售额达到了10亿元,这是国内首个单品销售额突破10亿元的中成药,并一跃成为全国补肾类产品的第一品牌。继汇仁肾宝运作成功后,汇仁又相继推出了汇仁牌乌鸡白凤丸和六味地黄丸等全国性知名产品,均取得不俗的业绩。其中汇仁牌乌鸡白凤丸最高年销售额占据国内同种类型的产品市场的半壁江山。

  2002年以来,为加快企业未来的发展,陈年代根据医药市场和自身特点制定了按医药产业链拓展业务的集成型战略,将基本的产品从单一的非处方药领域拓展到处方药、中药材种植(养殖)、医药商业等医药产业链各领域。工业与商业、中药与西药、非处方药与处方药齐头并进。并适时、适度进入西药原料药领域,形成较好的产品结构,使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更强,发展的空间更大。

  目前,汇仁产品已形成补益类、妇科儿科类、抗生素类、消化系统类、循环系统类中成药和化学药等10多个系列,9个剂型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其中有10个产品拥有国家发明专利。建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在全国各地建有60多个办事处,与几千家医药公司成立了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处方药已推广至20余个省、直辖市各级医院。2001年后,汇仁先后在江西、上海、郑州、深圳、哈尔滨等地兴建了6家医药公司。位于江西南昌高新区的汇仁医药商业建有中部地区顶级规模,配套设施最完备的医药仓储物流中心。短短的几年,汇仁医药商业已经雄踞江西医药商业首位,上海汇仁医药也已跻身上海医药商业前10名。

  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传承与提高中医中药水平已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实现中医中药现代化已成为发展中医中药的基本途径。其根本目的是要运用现代化手段和技术进行工业化生产,实现产品质量稳定、可控,服用方便,安全有效。陈年代自涉足医药行业开始就把实现中药现代化作为公司发展的目标之一,投入大量资金对中医药产品生产制造开展技术创新研究和设备的引进与开发,取得了多项成果。成为中国运用现代化技术方法规范化、规模化生产中成药的核心企业,为传承和提高中医药生产技术在行业中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传统的丸剂生产车间可生产蜜丸、水丸、水蜜丸,多为手工操作,存在诸多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特别是药材所带细菌灭菌问题。汇仁率先采用自动化技术、微波遂道灭菌技术、真空转移物料的方法生产传统丸剂,解决了生产自动化问题和灭菌问题,降低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节约了能源,大大缩减了设备所占空间。使传统丸剂生产技术达到了机械化、微电子质控化。为同行企业的传统技术升级提供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在中药提取方面,汇仁率先研制和应用了多项新技术,如药材前处理、提取浓缩、吸附、层析及色谱、超临界萃取、膜分离、分子蒸馏、干燥、精、干、包操作单元、皂素水解、药渣回收利用等11个生产单元。已制备的57种植物药和中药提取物,都建立了相应的质量操控方法和符合出口规定要求的中药提取物质量标准,保证了产品质量的均一性,改变了传统中药提取物标准简单、质量不可控以及传统植物药和中药提取物“粗、大、黑”的状况。

  汇仁在中成药生产中率先运用微波隧道干燥、灭菌技术代替蒸汽烘箱和远红外烘箱等干燥灭菌技术。微波干燥灭菌技术减少了能源消耗、缩减了设备所占空间。解决了丸剂水分问题,以及生产周期长质量较难控制、有效成分易破坏的难题。

  膜分离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离、纯化技术之一,汇仁最早将此技术运用于工业化生产,如在肾宝合剂的生产中采用膜分离技术有效去除杂质,提高澄明度和淫羊藿甙的转移率,较大的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利用现代信息采集技术和质量分析手段,得到的显现中药材或中成药性质的图像、图形、光谱的图谱及其数据,可以较全面地反映中药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与含量,进而反映中药的质量和中医用药所体现的整体疗效。汇仁在行业中率先采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控制肾宝合剂的质量;采用TLC指纹图谱技术控制六味地黄丸、女金胶囊、乌鸡白凤丸等产品质量,保证了产品批间质量的一致性和疗效的可靠性,并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方法。

  汇仁拥有首批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MP认证的中药饮片(含毒性饮片)生产车间,有着先进的电子自控药材(饮片)加工(炮制)设备,可以有效的进行各种中药饮片的加工和炮制。先后参与国家相关部门对30多个中药饮片产品的工艺和品质衡量准则的制定工作,并自行申报了5个炮制技术专利,20个饮片的品质衡量准则;20个饮片工业化生产炮制规范;4个炮制工艺共性技术评价体系。

  汇仁通过自主创新,采用传统发酵工艺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地研制出把废弃中药渣转化成高效有机肥料的独有技术。解决了长期困扰中药企业的药渣处理问题,用中药渣生产的有机肥料可种植出高品质的有机中药材,有机中药材可生产出高品质中成药,真正的完成了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国策。得到了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的高度评价。

  在10多年的艰难创业旅途中,陈年代坚持“把握自我,以变求成”的信念,成就了自我,也成就了汇仁。

  2000年,汇仁跻身于江西省工业20强企业。先后被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企业工作委员会评为中国医药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全国工商联认定为中国非公有制企业500强企业;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司评定为“全国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行业十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评定汇仁集团为“中国非公有制企业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50强”。

  2007年,汇仁品牌进入中国品牌研究院组织首批300家“全国重点保护品牌”;世界品牌实验室以12.62亿元的品牌价值再次评定汇仁为“中国500强最具价值品牌”。

  教师出身的陈年代十分崇尚中国的民间传统文化,他认为“仁爱”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之一,具有浓厚的中华文化渊源。把“仁者爱人”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既能很好地体现汇仁对消费的人、员工、国家、社会的一种态度和责任,又能较好地诠释汇仁健康产业的丰富内涵。10余年来,“仁者爱人”这一理念在汇仁得到了贯彻和提升。陈

  年代认为,“仁者爱人”就汇仁而言,首先是对消费的人负责,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质量可靠、疗效确切的医药产品。汇仁按照高起点规划,投资2亿多元按GMP标准建设了生产基地,所有剂型车间均通过GMP论证,并斥巨资从德国、意大利等地引进了居国际领先水平的生产设备和质量检验仪器。在产品生产和检验测试过程中,汇仁更是不惜成本大量采用国内或国际领先的先进的技术,保证了产品高品质、低价位,满足了城乡广大低收入人群用药需要。汇仁生产的中成药和化学药已成为中低端医药市场的主流产品,补益类、妇科类、消化类、抗生素类几十个品规的常用药占有相当的市场占有率。被众多购买的人公认为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药、放心药。

  还体现在关心员工,把员工的冷暖挂在心上。1999年10月,汇仁集团成立工会委员会,将所有员工吸纳为工会会员,通过工会开展多种活动,关心职工工作与生活。汇仁从成立时起就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通过“汇仁人报”等宣传方式,注重提升员工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每年拨出相当数额的专款作为员工素质培训经费,着力培养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努力为员工发展创造空间。陈年代提出的“重读书、再创业”和“多赚钱,长本事,受尊重,成事业”等对员工发展要求和期许不仅成为许多员工的座右铭,而且激励和帮助不少员工取得了成功。现在陈年代又提出了“建平台,给资源,创机制,享成果,造精英”加快员工发展的更高目标。

  更体现在对国家、对社会的无私贡献。陈年找把“振兴一方经济,造福一方人民”作为汇仁的企业社会价值观,将回报社会视作自己责无旁贷的责任。十多年来汇仁交纳税收由最初的几十万元到现在一亿多元,累积上交国家税收十多亿元,多年被评为省市县纳税贡献大户和纳税先进企业。先后培训安置下岗待业人员一万多人次,为政府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汇仁的中药材种植业更是惠及千家万户。10余年来,汇仁还多次出资为地方修路架桥,兴建3所希望小学和购置教学设施。在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斗争和政府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中汇仁都给予积极的捐献和支持。累计为公益事业捐款捐物达2000余万元。

  坚持科学发展观,按健康产业链拓展,科工贸一体化,集成式和谐发展,做中国医药的第一集团军是陈年代为汇仁集团制定的未来发展目标。

  陈年代深知,科学技术实力是公司发展的不竭动力。汇仁集团坚持“致力振兴民族医药”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理念,投巨资在中国药谷——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建设国家级研发中心,中心拥有向全国开放、国内顶级规模的中试平台和一大批国际领先水平的仪器设施。先后引进了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博士等二十多位高层次医药科研人才并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每年按出售的收益的3%提取科研经费,用于产品研制、科学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

  研发机构落户上海后,以自主创新与产学研联合的新药研发模式积极开展新产品新技术工作,完成了数十项药品研究开发任务,承担了十多项国家九五、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及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与国家科技部生命科学发展中心、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药研究开发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国内著名研究机构和院校保持良好的研究开发合作伙伴关系并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先后取得了76个新产品的生产批件并成功申报了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6项、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9项。目前,在研品种有93种,其中中药新药在研品种25种、化药新药在研品种6种。

  为了培养科研后续人才,2004年9月,汇仁集团与江西医学院共同签署协议,设立“江西医学院汇仁奖学金”,每年奖励232名品学兼优的本、专科生、研究生;2004年10月,汇仁集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共同签署协议,设立“上海中医药大学汇仁创新奖学金”,每年奖励50名勇于科学技术创新的研究生。2005年9月,汇仁集团研发事业部被批准为“与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

  强大的研发能力保证了汇仁产品的高品质和源源不断地推出疗效确切、价格低深受消费者欢迎的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