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物联网应用重点在于建设网络化服务模式

  2011年两会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与之前发布的十一个五年计划所追求的“强国”不一样的是从十二五开始国家将着重关注民生工程,是我国追求“惠民”的开端。何为民生工程,通俗点说就是民众日常生活中所涉

  2011年两会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与之前发布的十一个五年计划所追求的“强国”不一样的是从十二五开始国家将着重关注民生工程,是我国追求“惠民”的开端。何为民生工程,通俗点说就是民众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衣、食、住、行、医。近几年,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民众对健康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而我国现有的医疗资源有限这就造成了很多百姓纷纷抱怨现在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为此近期来自政府、研究院、企业、高校、医疗机构的4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聚集到了北京第二届中国物联网大会,共同就次问题展开探讨。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拥有着13亿人口的人口大国。正式凭借着人口优势,我国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完成了西方国家需要几百年才能完成的经济飞跃。但同时也带来另外一个问题,每个公民能收享受到的社会资源却十分稀少。正如总理曾经在外交发言中指出的,任何数字只要乘上13亿,就会变成一个大数字;任何数字只要除以13亿,就会变成一个小数字。因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合理的安排医疗资源的应用是未来医疗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来自卫生部信息办的副主任高燕婕女士指出,卫生部早在08年便开始着手建立物联网技术在卫生行业的应用和规划:08年出台了《卫生系统十一五IC卡应用发展规划》,09年召开了收入卫生领域的RFID应用大会。今年六月份还会在召开全国卫生领域的物联网应用会议,并且这个会议每两年都会召开一次,意在对当前状况的分析和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在今后卫生部将致力用物联网技术带来的信息便利解决医疗服务价格昂贵、医疗信息共享困难,各地医疗资源不均等重大医疗问题。高女士认为,未来将有更多的物联网技术运用到医卫系统中去,困扰我们多年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一定会得到根本的解决。

  从最开始的把脉听诊到现在的各种微波技术应用,医学领域的科技含量慢慢的升高,同时我们能治愈和战胜的病种也慢慢变得多,但是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执行着一种有病了才去看,才去治的被动医疗模式。世界卫生组织多次指出二十一世纪医学变革的目的是要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认为未来将借助于互联网信息传输形式,以及与之相同匹配的健康状态辨识与调控技术,对人的健康包括疾病,进行网络式管理的新型物联网健康管理模式将成为医疗发展的主流方向。

  俞院士指出,今后的健康物联网框架应该是一个以家庭为单位的社区医疗网模式。当今看病难、看病贵根本原因就是医疗机构太少并且资源分部不均匀。可是如果单纯的新建医院,那么该建多少?如何分部?弄不好即极大的浪费国家资源,同时还不能处理问题。因此,如果我们在每个家庭都装一些简单的物联网医疗设施,让几百个家庭与一个服务总站进行信息传输,这样达到一个科学合理的利用和分配资源目的。一些小病可能医生利用互联网就能解决掉,就没必要再去医院占用资源,把剩余的资源提供给一些重病患者。同时,通过这一些物联网设备,医护人员也能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了解每个人的身体各项指标,实时监控每个人的健康情况,这样做才能够在一些重病发病前就能得到及时的控制和治疗,降低重大疾病的发病率。

  我们能够正常的看到,本次健康物联网论坛上,我们正真看到各位嘉宾探讨最多的并不是物联网技术本身,而是物联网技术在健康领域的应用模式,从实际问题入手分析为何需要建立健康物联网体系,它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才是当前最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任何一项新的技术应用到某个领域,决不能只是是随意的堆砌,不是说一听到物联网技术是有利于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我们就立马投资几个亿建一个,一夜之间全是物联网技术包装的超现代化医院,然后就大肆吹嘘,看我们实现了“健康物联网”。这些都是表面的虚荣,并将形成健康物联网建设进程中的误解与阻力,因此,一切需要从民生、人本出发。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异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意味着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是传播、分享更多详细的信息,并不意味着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对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的主要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的主要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的主要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的主要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民营为主的物流公司撬动了石油巨头的价格链条?昨日晚间,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对晚报记者[详细]

  门禁系统,又称出入管理控制管理系统。是一种管理人员进出的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 在科学[详细]

  到2015年,初步建立有利于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政策体系,为实现物联网在经济社会重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