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当前位置:首页专利查询江西紫宸科技有限公司专利正文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物料干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波干燥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微波干燥装置包含壳体、干燥箱、微波发生器及中和机构,干燥箱设置在壳体内,干燥箱用于放置物料,微波发生器安装在壳体的腔体内,微波加热器能够加热并干燥物料,中和机构设置在壳体内且位于干燥箱的一侧,中和机构能够中和物料挥发的腐蚀性气体。通过上述装置,能够更快速、更均匀的干燥物料,干燥效果好,同时能减少腐蚀性气体的排放,减少空气污染,保护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环境。

  [0002]粉末状物料在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需要用呈酸性或碱性的液体清洗物料,以提高粉末状物料的纯度。粉末状物料清洗完成后,需要对粉末状物料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粉末状物料中的水分。[0003]目前常用的干燥方式为采用热风干燥或微波干燥装置干燥,采用热风干燥方法,干燥时间长、耗电量大,加热不太均匀,需要上下翻动物料,劳动强度大,而微波能穿透物料内部,进而对物料里外同时加热,所以微波干燥装置大范围的使用在粉末状、颗粒状物料的干燥脱水。在干燥含有腐蚀性液体的物料的过程中会挥发出大量的腐蚀性气体,现有的微波干燥装置直接将腐蚀性气体排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0004]因此,亟待需要一种微波干燥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波干燥装置,能够更快速、更均匀的干燥物料,干燥效果好,同时能减少腐蚀性气体的排放,减少空气污染,保护自然环境。[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0007]微波干燥装置,包括:[0008]壳体;[0009]干燥箱,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干燥箱用于放置物料;[0010]微波发生器,安装在所述壳体的腔体内,所述微波发生器能够加热并干燥所述物料;[0011]中和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干燥箱的一侧,所述中和机构能够中和所述物料挥发的腐蚀性气体。[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中和机构包括:[0013]中和池,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中和池内承载有中和液,所述中和液能够中和所述腐蚀性气体。[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中和机构还包括:[0015]排液管道,与所述中和池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排液管道设置在所述中和池的下部;[0016]加液管道,与所述中和池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加液管道位于所述排液管道的上方。[001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中和机构还包括:[0018]观察窗,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壳壁上,通过所述观察窗能够观察到所述中和液的液位。[001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微波干燥装置还包括:[0020]热风进风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干燥箱开设有进气孔,所述热风进风机构产生的热风能通过所述进气孔进入所述干燥箱。[002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微波干燥装置还包括:[0022]排风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干燥箱开设有排气孔,所述干燥箱内的所述热风能经过所述排气孔通过所述排风机构排出所述壳体。[002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排气孔的孔径小于所述进气孔的孔径和/或所述排气孔的出气端的孔径小于进气端的孔径。[002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微波干燥装置还包括:[0025]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冷却机构用于冷凝所述排气孔排出的所述热风,以形成冷凝液,所述冷凝液能流入所述中和机构中。[002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微波干燥装置还包括:[0027]柜门,所述壳体及所述干燥箱的一侧共同具有开口,所述柜门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开口,所述柜门上设置有金属网格。[002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微波干燥装置还包括:[0029]湿度检测件,安装在所述干燥箱内且被配置为检测所述干燥箱内的湿度。[0030]与现存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0031]本技术提供的微波干燥装置包含壳体、干燥箱、微波发生器及中和机构,干燥箱设置在壳体内,干燥箱用于放置物料,微波发生器安装在壳体的腔体内,微波加热器能够加热并干燥物料,中和机构设置在壳体内且位于干燥箱的一侧,中和机构能够中和物料挥发的腐蚀性气体。通过上述装置,能够更快速、更均匀的干燥物料,干燥效果好,同时能减少腐蚀性气体的排放,减少空气污染,保护自然环境。附图说明[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够准确的通过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3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波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003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波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003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波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003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波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四;[003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波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五。[0038]附图标记:[0039]100、微波干燥装置;[0040]10、壳体;[0041]20、干燥箱;21、进气孔;22、排气孔;23、测温件;24、托盘;[0042]30、微波发生器;[0043]40、中和机构;41、中和池;42、排液管道;43、加液管道;44、观察窗;[0044]50、热风进风机构;51、进气扇;52、加热器;[0045]60、排风机构;[0046]70、冷却机构;71、恒温水浴箱;711、冷凝管;72、压缩机制冷组件;73、冷却扇;[0047]80、柜门;81、金属网格;[0048]91、湿度检测件;92、温度检测件;93、压力检测件。具体实施方式[0049]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005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能够最终靠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详细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0051]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非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非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005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

  1.微波干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壳体(10);干燥箱(2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所述干燥箱(20)用于放置物料;微波发生器(30),安装在所述壳体(10)的腔体内,所述微波发生器(30)能够加热并干燥所述物料;中和机构(4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且位于所述干燥箱(20)的一侧,所述中和机构(40)能够中和所述物料挥发的腐蚀性气体。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干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和机构(40)包括:中和池(41),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所述中和池(41)内承载有中和液,所述中和液能够中和所述腐蚀性气体。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波干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和机构(40)还包括:排液管道(42),与所述中和池(4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排液管道(42)设置在所述中和池(41)的下部;加液管道(43),与所述中和池(4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加液管道(43)位于所述排液管道(42)的上方。4.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波干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和机构(40)还包括:观察窗(44),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壳壁上,通过所述观察窗(44)能够观察到所述中和液的液位。5.依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微波干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微波干燥装置还包括:热风进风机构(5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所述干燥箱(20)开设有进气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