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炉会造成食物的营养流失辐射伤害大脑?

  今天,微波炉慢慢的变成了了十分普及的厨房装备,它能够迅速高效地解冻、加热各类食物,网络上更不可思议的是专门的微波炉食谱,教你怎么样去使用微波炉做出各种各样的美食。

  不过,在人们使用微波炉的几十年里,耸人听闻的传言就从来没断过。比如,微波炉会造成食物的营养流失,微波炉辐射伤害大脑等等。

  让我们先从水说起,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氧原子对电子的吸引力更强,所以水分子中的电子会比较集中在氧原子那一头,而离两个氢原子远一些。总的来看,电荷分布不均,水分子相当于一头带正电,另一头带负电,这样的分子被称为“极性分子”。

  通常,分子是杂乱无章地排列的,而当极性分子处在电场中,正电那头就会转向电场的负极,负电那头会转向电场的正极。当电场不停地快速转动时,水分子也会跟着转,高频率震动的水分子就会产生热量。

  微波炉实际上就是一个外加的、不停变化的电磁场,以每秒高达数亿次的速度摆动,摆动产生微波(电磁波的一种),将电磁场能量逐渐转化为分子的热能。当然,一旦微波停止,旋转电场消失了,水分子们也就安静下来了。

  现在的人们可谓谈“辐射”色变,只要一听到辐射,就认为是不好的。实际上,从任何源头发射出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都被称为辐射,比如,来自太阳的光和不断从我们的身体中散发出来的热量都是辐射。电磁波的频率决定了辐射能量的高低,频率高,辐射的能量也高。

  高能辐射包括X射线、伽马射线和一些高能量的紫外线辐射,被称为电离辐射,即它们有足够的能量从原子和分子中移除一个电子(电离)。因此当电离辐射接触到人体时,可能会破坏细胞内的DNA,因此导致癌症。而微波和无线电等辐射能量较低,是一种非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只能使分子中的原子运动或振动,但是不足以电离,即微波本身不会改变物质的化学或分子结构。

  因此,微波不会直接引发人得癌症,而且也不会让食物产生致癌物质。甚至,它还有助于避免致癌物的产生。对于鱼、肉等食物来说,烧烤、炸等传统加热方式轻易造成肉变焦,由此产生一些致癌物。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微波是会破坏分子结构的,不过,分子结构的破坏仅只是因为高温加热造成的,与在燃气灶上加热没本质的区别。

  实际上,任何类型的食品加工都会使食材发生一些营养特征上的变化。曾有研究人员发表文章称,微波炉加热保留了西兰花中的所有矿物质,但却失去了维生素C。而维生素C本就在高温下极易分解,因此任何烹饪方式都可能会导致其损失。

  我们已经澄清了微波炉没有致癌和造成食物营养流失的风险,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微波炉没有一点别的方面的风险。例如,长期暴露在高剂量的微波辐射下,人体也会出现体温升高或烧伤的现象。其次,一些实验研究表明,长期接触微波辐射的动物患白内障或生育能力变弱的风险会提高,但对人体是否有类似的影响尚不清楚。

  当然,我们也不用太担心。市面上销售的微波炉都是有严格的生产标准的,微波炉的金属结构会很大程度上地阻止电磁波从设备中流出。

  另外,有证据说明,在用微波炉加热时,塑料包装中的化学物质会转移到食物中,这很可能与癌症风险增加有关。因此,微波加热食物时,食物应放在有微波安全标志的容器中。